随着家居装修旺季的来临,陶瓷市场表现可观,不少企业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仍然取得了同比大幅增长的喜人业绩。大家纷纷坦言,"市场远没有预期的那样悲观","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
可是,市场的回暖,不代表行业的振兴。虽然各大陶瓷 产区又陆续出现了窑红火旺的喜人景象,但行业重新焕发活力的因素并不具备。事实上,从去年冬季至今,三、四级市场的销售势头一直好于一、二级市场,不少陶瓷企业纷纷调整产品结构,甚至出现了陶瓷下乡 。政府的产业整治风暴也在金融危机 面前不得不作出让步,产业升级只能是缓步推进。
如果市场真的回暖,那么行业下一轮繁荣的突破口在哪里呢?很显然,陶瓷行业 的产业升级,包括广东省政府提出的集群创新,在此次经济危机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观和提升,无论是产业布局、产品结构,还是节能减排、体制创新等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由广东省政府主导的"腾笼换鸟"就是明显的例证,"笼子"虽然在政府的强力推进下腾了出来,但引进什么样的产业提升地方产业经济?对保留下来的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扶优扶强举措并不清晰。
而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是,从去年冬季至今,不少原有的陶瓷厂房只是变成了简单的仓库,许多没有窑炉的私抛厂却在原来的厂地内大肆新建,且生意红火。
行业的价值创新遭遇重创,备受推崇的是将行业价值链当中的成本、价格、现金等短期要素进一步得到了强化,而品牌规划、集群升级、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价格机制、制度创新、人才培养等影响行业长远发展的要素却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
日前,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深圳分院建院10周年论坛上,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市场都希望中国的经济是V字型,但经济反弹过快未必是好事。经济复苏的关键在于经济转型,不转型,中国经济可能会走向W型."厉以宁的观点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经济回暖当中问题的实质。
就陶瓷行业而言,如果不从传统的成本创新转移到价值创新模式上来,行业只会长期徘徊在微利的泥淖中,甚至出现生产越多、亏本越多,最后无力回头上岸的尴尬局面。无论是陶瓷下乡,还是停窑调节产能,都只能是行业低谷中的权宜之计,而非行业下一轮发力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种种迹象表明,市场正在回暖。可是,在追逐市场的同时,千万不要把转型忽略了。事实上,一季度陶瓷市场的回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一揽子的经济刺激计划。
如果产业不转型,不升级,即便是宏观经济全面复苏,陶瓷行业也将缺乏持续、长远而又健康的发展支点,再次遭遇去年上半年政府部门的产业整治风暴。如果真有那一天,产业升级及转型的成本将会更高、困难也将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