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家居行业中,家装工程的投诉率最高。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家装市场的顽疾,作为市场化的产物,第三方监理的引进能否根治顽疾还需市场检验。目前,它至少体现出企业为提高工程质量所做的努力。
装修公司引进第三方监理,第三方监理的公正、公平、立场,站位是否有了质的改变,装修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已经到来,一方运动员与裁判的联手操作,能给装修业主一份安慰吗?装修公司在自身拥有的质检员的同时,又引进第三方监理,他们是为了管理好装修公司呢,还是另有图谋?
外聘监理查工程
那么这热热闹闹的“第三方监理”到底是什么?又能给消费者带来哪些实惠?说白了,第三方监理就是家装公司另聘了一家监理公司,对自己的工程质量进行监察和检验。由于监理人员不算自家编制,所以称为第三方。
据东易日盛北分公司总经理王云介绍,第三方监理人员会根据合同要求,对东易的施工质量在隐蔽、中期和竣工三个阶段性节点进行验收。发现问题后,监理人员要报东易进行记录备注,确认整改日期,并监督工程负责人进行整改直至合格。“也就是说,这些工地拥有公司原有质检和第三方监理的双重保障”。
业之峰装饰北分公司总经理李冰华表示,今年1月1日起,业之峰在原有质检基础上,已经在隐蔽工程和竣工环节试推监理服务,并初具成效。为了约束监理,合同规定,通过的项目再测不合格监理方将承担十倍的罚款,“所以,监理查得都特别细,现在工长们已经开始叫苦了”。李冰华称,“请监理,就是逼着工长提升质量、细化服务”。同时,为了切实保证监理效果,监理人员也会轮换。
业内人士存质疑
对于上述新举措,业内质疑声四起,认为此举旨在炒作。因为,在品牌公司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已经很成熟的前提下,推出“第三方监理”更像是营销手段,能否切实提高工程质量尚待证实。不过也许碍于抬头不见低头见,这些公司负责人在质疑的同时也不忘强调,“没准也是一个好事。”
目前品牌装饰公司都建立了相对成熟的质监体系,引进第三方监理反倒是不自信的表现,同时也不如消费者自己掏钱请第三方监理来得直接和公正。毕竟,掏钱的是家装公司,如何保证监理人员的公正性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阔达装饰北分总经理金波的看法与杨卫涵出奇的相似,此外他认为外聘监理的标准不见得就比装饰公司自身严格。
除了担心第三方监理和装饰公司存在“不正常关系”外,成本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在节日或展会上,企业可将此作为促销手段,但不可能长期无利润经营,”亚光亚装饰总裁彭桂华提出,消费者应该注意享受“超值”服务是否有附加条件。
装饰公司监理与第三方监理的区别
1,资质不同
装修公司的一些内部监理没有市建委颁发的监理资质;而第三方监理的机构必须具备市建委颁发的监理资质。
2,工作范畴不同
装修公司监理属于装修公司内部的管理部门;监理公司则是以第三方立场审核装修公司的营业执照、资质,审核工程报价、工艺,检验材料,并负责分期验收、竣工验收和监督保修等。监理公司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不受装修公司约束。
3,工作目标不同
装修公司内部监理不可避免地带有倾向性;而第三方监理的目标是确保家装工程质量,达到质量验收标准,使业主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推陈出新一直是市场运作亘古不变的规律,在家装市场似乎体现得尤为明显。从标准化工程、送环保检测、信用卡贷款装修到今年引进第三方监理,家装公司正不断尝试更加体现人性化的服务项目来赢取顾客。家装企业宣称,引进第三方监理是为了彻底排除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嫌疑,更好地为家装保质。这是充分为业主负责,也是体现品牌诚信的一项服务内容。
企业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盈利,“引进第三方监理”一经推出就不可避免地被蒙上质疑的色彩,此举是企业的诚信体现还是其做的概念营销分别代表了不同人士的观点。
有业内人士评述说,目前品牌装饰公司都建立了相对成熟的质监体系,引进第三方监理反倒是不自信的表现。另外,由家装公司聘请第三方监理是否能做到真正公正也还有待市场来证明。
不过,大部分消费者对引进第三方监理还是持欢迎态度。“第三方监理意味着有专业监理人员为工程把关,可以多一层保障,对于大多数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消费者来讲应该是件好事。但是,当出现工程问题,作为装修公司内部的质量管理人员,能否不顾及公司利益保护业主利益很值得怀疑。”余先生的疑问很能代表消费者的观点。
适用标准最关键
不管业内人士讨论得多激烈、引入“第三方监理”是否必要、结局又到底是好是坏,最终还得咱消费者说了算。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利益关系可能是整个行业都无法回避的顽疾,但最终左右装修质量的并不是监理而是标准。只有标准严格、执行得力、管理缜密,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随后,记者也随机采访了部分消费者。“其实,是否请监理我并不在乎,多一项服务,没什么不好。但我们不是专家,我看的只是最终的质量、最终的结果。”消费者李先生的话颇具代表性,显然大家希望获得的是过程的真实和满意的结局。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上述两公司的举措,除自身发展提升的因素外,也许与新劳动法不无关系。“因为,想控制好工程质量,就必须得在相关部门投入人力和财力。而目前各公司的工程质检人员数量普遍不足,将这部分业务外包既解决了招聘和培训等人力成本增加的问题,又能直接利用专业人士增强管理力度。计算下来,企业可能更划算。所以,企业别太功利,一旦消费者认可了,这种方式没准倒还真能成为一种趋势呢!”